今天是:
栏目导航
         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编研成果 > 正文
六十年代前期邓县学“毛著”运动始末
发布时间:2014-09-17 信息来源:邓州党史方志网 点击:
  李爱民
(2002年10月)
 
学“毛著”运动的形成阶段
        1960年10月1日,《毛泽东选集》第四卷出版发行。中共中央批转“中央宣传部关于《毛泽东选集》第四卷的宣传和学习问题的报告”和新华社关于《毛泽东选集》第四卷的介绍等文件。10月26日,中共河南省委发出“关于组织干部学习《毛泽东选集》第四卷的通知”。11月17日,中共南阳地委作出“关于学习《毛泽东选集》第四卷的意见”。
邓县县委根据中共中央、省、地委指示精神,为提高各级干部和知识分子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,掌握毛泽东思想武器,更好地指导当前的实际工作,提出了具体的学“毛选”第四卷意见。
      1、11月至1961年1月,组织县、社、县直主要干部、知识分子系统地阅读“毛选”四卷,县直机关的一般干部重点阅读省委通知中所规定的20篇主要著作。
      2、1961年2月至6月底,组织各级干部,认真学习和讨论中共中央通知中提出的八个专题。(①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。②关于粉碎旧的国家机器,消灭反革命武装力量。③关于反动派的本性和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。④关于放手发动群众,团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打倒反动派。⑤关于以优势兵力战胜优势的敌人。⑥关于人民军队的建设。⑦关于党的建设。⑧关于将革命进行到底和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。)
      3、公社党委书记、县直科局以上领导骨干及宣传理论工作干部,可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,集中一定时间,有计划地分批分期,运用读书会的方法,进行短期的学习和讨论。县直、公社直属机关干部坚持每周“二、五”学习制度。生产大队、小队干部和各级在农村工作的干部,以及下放劳动的干部,每周抽出一天的学习时间。
      4、中、小学教职员,每周政治理论学习要保证四个小时学习时间,邓县一高学生的政治课,应将“毛选”四卷作为主要内容。
      5、在广大农村、工厂、街道,应以各级干部为骨干,以红专学校为阵地,有领导有计划地向党团员和群众宣传毛泽东思想,在全县掀起“读毛主席,听毛主席话”的群众性学“毛著”运动。
    1964年8月18日,中共中央在国内外激烈的阶级斗争形势下,城乡社会主义运动和哲学战线上大论战深入开展的情况下,发出了《关于县以上干部学习毛主席哲学著作的决定》。要求从中央到县一级干部,特别是主要负责干部,都应该精读毛主席的《实践论》、《矛盾论》、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》、《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》四篇哲学文章。11月2日,中共河南省委作出了《关于执行“中央关于县以上干部学习毛主席哲学著作的决定”的指示》。11月12日,中共南阳地委提出了《关于认真贯彻执行“省委关于执行‘中央关于县级以上干部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决定’的指示”的意见》。中共邓县县委根据中央、省、地委学习毛主席哲学著作的指示精神,为配合全县社教运动和全国哲学战线上的大论战,决定安排4个月的时间,学习四篇哲学著作。具体计划是:前二个月学习“矛盾论”、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”,并结合学“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”中的关于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理论政策部分,然后再以三个月左右的时间,学习“实践论”、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”。在学习过程中,县委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用老老实实的态度,逐字逐句地刻苦钻研毛主席哲学著作的原文,正确地理解和领会毛主席哲学著作的实质。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上,仍继续采取以自学为主和集体讨论相结合,坚持每周至少有六个小时的学习时间,记好学习笔记。县委委员、各公社党委书记及县直单位负责人,还应尽可能地写出一些联系思想、联系工作的读书心得和带有指导性工作的文章。如邓县县委书记孙立均撰写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点滴收获--《精神可以变物质》的文章,刊登在《河南通讯》上。
       这一时期,在人民解放军中首先掀起了群众性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。廖初江、丰福生、黄祖示等大批学“毛著”积极分子代表脱颖而出,积累了丰富的学“毛著”经验。并涌现出雷锋、王杰、欧阳海、麦贤得、刘英俊、蔡永祥等英雄模范人物,为全国各地群众学“毛著”树立了榜样。1965年8月20日,县委为推广解放军学“毛著”经验,研究决定建立邓县学“毛著”展览馆。遂成立由姚敏为主任委员,李书辉为副主任委员的筹备委员会,下设办公室。此后,筹委会及所属办公室在县委的领导下,派人赴南阳复制廖初江、丰福生、黄祖示学“毛著”展览,组织筹办本县学“毛著”的典型展览,选拔学“毛著”讲解员。展览馆投资1万元,于9月25日完工,10月1日开馆,至年底参观展览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达5000余人。通过学习,培养了一大批学“毛著”骨干分子,涌现出许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。据1965年12月上旬初步统计,全县参加学“毛著”约14万余人,学“毛著”先进单位270个,积极分子达12000余人。全县学“毛著”运动已初步开展起来,参加学“毛著”的干部群众越来越多,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越来越高。为革命而学,为生产而学,为工作而学,为改造思想而学的目的逐步明确,带着问题学,活学活用,把学“毛著”与个人在三大革命运动中遇到的思想、工作、作风等方面的问题结合起来,把学“毛著”的过程,视为一个改造思想、自觉革命、实现革命化的过程,把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力更生、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,扎扎实实地落实到生产建设上去,这个指导思想开始为更多的干部和群众所认识。
 
学“毛著”运动的热潮阶段
 
 一、加强领导,建立机构,周密部署
      1965年10月31日,中共河南省委发出《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的指示》,要求各级党委必须把学习毛主席著作作为重要之中最重要、根本之中最根本的任务,提出了学“毛著”六个方面的重点和要求。同年12月6日,中共南阳地委作出《关于贯彻执行“省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的指示”的决定》,对全区学“毛著”运动进行统一要求和安排。12月14日,中共邓县县委作出了《关于贯彻执行“省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的指示”和“地委关于贯彻执行省委指示的决定”的通知》。通知强调指出:各级党组织必须把学习毛主席著作摆到一切工作的首位,把学习运动和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,贯彻一切工作过程的始终。在研究工作时,首先要研究学习;在布置工作时,首先要布置学习;下去检查工作时,首先要检查学习;汇报工作时,首先要汇报学习;总结工作时,首先要总结学习。
      建立领导机构。为了加强对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领导,县委于12月14日成立了学习毛主席著作领导核心小组,由县委第二书记孙立均任组长,县委副书记郭如泉任副组长,县委常委李书辉任兼职秘书。各区、社党委及县直部门均建立核心小组,以党委委员为主,吸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组成,由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任正、副组长,并设兼职秘书一至二人,次年10月19日,县委为加强领导,统一组织,把学“毛著”群众运动全力推向新阶段,决定将抽调县委宣传部、财贸政治部、工交政治部、农村政治部、县工会和县委办公室,组成县委学“毛著”办公室。办公室主任由县委常委余慎三兼任。全面掌握和指导全县学“毛著”运动,总结和推广学“毛著”经验。
      制订、完善和坚持学习制度。1965年12月14日,县委在《通知》中要求,县委委员每月集中学习一次,时间为一天。区、社干部可仿照县委学习办法学习,或者每次碰头会前集中学习一次,每月学习时间不得少于32小时;工厂、企业、学校、医院的业务人员,根据自身工作特点,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,其行政干部要按照行政机关规定的学习制度执行。下乡干部要坚持下去带学习任务,回来交学习心得;下乡干部集中的地区,如生产重点、水利工程,可编成小组学习;在农村,主要是组织党员、团员、大小队干部和知识青年参加学习;社员群众,主要通过文化室这一形式对群众进行毛泽东思想的宣传教育工作。计划从12月中旬到1966年元月底,各级党组织针对干部学习中的思想问题,集中进行一次大发动,扫除各种学习障碍,认真学习和贯彻省、地委指示和县委通知精神,使广大干部和群众充分认识学“毛著”的伟大意义和重要性。在学习文件的基础上,集中讨论以下三个问题。
      1、政治与生产、政治与业务、政治与技术的关系,如何摆法才能搞好工作?
      2、不学习毛主席著作,不以毛泽东思想挂帅,能不能做好工作?
      3、你单位是否把学习毛主席著作摆在一切工作首位?贯彻一切工作的始终?通过讨论,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切的认识到:一个人要实现思想革命化,一个部门、一个地区要实现工作革命化,就必须认真地从学“毛著”开始,坚持以毛泽东思想来不断改造思想,改进工作。1966年4月2日,县委为确保干部群众的学习坚持始终,并取得更好效果,对学习制度作如下规定:1、各区委正副书记和公社党委书记,每年夏冬两季分批集中到县城里学习,时间半月。由县委书记或副书记带领,用整风的方法学习毛主席著作。2、县直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干部的学习,一律改为每月分批轮流集中学习4天,由县委委员和部门领导轮流率领学习。3、区和区直干部,每月分两批或三批轮流集中学习3至4天,由区委做出规划,订出制度,认真执行。4、农村不脱产的大队干部和县城街道干部,除每年由县委党校至少训练一遍外,还可以以基点片为主,由基点组长辅导大家学习毛主席著作或语录,每月一次,一次半天至一天。生产队干部参加区委党员干部训练班或以会代训的形式学习。5、农村群众和广大青年,以文化室为阵地,以党团员和基层干部为骨干,积极学习毛主席著作或语录。6、各级党政机关和各战线各部门在布置、检查工作时,首先布置检查学习毛主席著作情况。
      加强各级党委对学“毛著”群众运动的领导工作。县委在《通知》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,带头学、带头用,成为学习表率。同时,对干部的学习要亲自抓、经常抓,真正抓出成效。县委委员、区委委员、公社书记和县直科局长级干部,每半年撰写一篇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著作的心得体会文章,分别报送地委和县委。各级学“毛著”领导核心小组,要定期办公,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项会议,检查学习情况,研究改进学习方法。1966年4月2日,县委作出《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的决定》,认真贯彻中央、中南局、省、地委关于加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决定和指示精神,进一步要求各级党委一定要把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列入议事日程,摆在党委工作的首位,当作硬任务、头等重要的任务去抓,必须书记抓、抓书记,狠抓思想动向、典型经验和督促检查,推动学习运动深入健康的发展。县委宣传部和区、社宣传工作的同志,要真正起到党委领导学“毛著”运动的参谋部的作用。广播、文化、电影、剧团,要把宣传毛泽东思想和宣传学“毛著”的伟大意义作为头等重要的任务。同时,县委根据上级指示精神,研究决定建立健全政治机构,公社党委建立政治处,生产大队设政治指导员,生产队设宣传员。同年8月25日,县委转发了《穆庄大队党支部关于坚持经常性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安排意见》。10月20日,县委发出了《关于向学习毛主席著作模范辅导员程金高同志学习的通知》。12月12日,县委作出了《县直机关干部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初步意见》,切实加强对全县学“毛著”运动的领导和指导工作。
      二、开办学“毛著”训练班,培养和壮大辅导员队伍,掀起全民学“毛著”运动热潮
开办县、区学“毛著”训练班,着力培养骨干分子。1966年7月5日至22日,邓县学“毛著”试点训练班在城关举办,历时18天。参加训练班学习的人员有刁河、城关两个区(镇)的大队、生产队干部、学“毛著”积极分子、小学教员,县、区、社直干部和各区区委书记、基点工作组组长,共计3700多人。这次训练班,始终坚持以毛泽东思想挂帅,贯彻执行以正面教育为主、自我教育为主、表扬为主,不抓辫子、不打棍子、不戴帽子的“三主”、“三不”方针。采取了“带着阶级感情学、带着问题学,活学活用,学用结合,立竿见影”和读书、辅导、讨论、对照、学用会等学习方法,达到了学习毛主席著作,联系实际,改造思想,破私立公,实现思想革命化的目的。7月29日,各区在县委召开区委书记会议后,先后召开了区委会议,根据县委的指示,结合本地实际,对如何办好学“毛著”训练班,开展群众性的学“毛著”运动及秋季生产等,作了具体部署。各区、社领导机构大体分为三套人马:一套抓学“毛著”训练班;一套抓全区学“毛著”运动;一套抓生产。全县十二个区(镇),有区委委员87人,投入到抓训练的50人,占57%;抓学“毛著”的22人,占23%;抓生产的15人,占20%。各区训练班办公人员一般增至10至15人,白牛区达18人。各区(镇)学“毛著”训练班,分别于8月1日报到,2日开学(桑庄、白牛区7月31日报到,8月1日开学),历时20天。此次,全县各区集中训练各级干部和群众29281人,其中:农村基层干部16376人;学“毛著”积极分子6982人;县、区、社直干部2452人;教师3471人。各区参加训练班的人员,以公社为单位编为学习大队,以生产大队为单位编为学习中队。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,听说这次训练班是组织学“毛著”的,心情格外高涨,劲头大,来的多,到的齐。其特点为:其一,争着参加,学习的迫切要求越来越高。林扒区原通知这次参加学习的2700人,结果报到2831人。刁河、城关原通知参加3300人,结果报到3459人。许多区、社出现了父子相争、母女(子)相争、兄弟相争、夫妻相争和带病参加学习的现象。其二,领导带头,以身作则,不坐车、不骑车子,身背行李,坚持和其他学员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、同学习。其三,“抗大”校风得到继承,好人好事层出不穷。其四,订计划、表决心,争购“毛选”,奋发学习。
      培养和壮大学“毛著”辅导员队伍,提高辅导水平。9月25日至11月2日,全县以区为单位相继举办二期学“毛著”辅导员训练班,每期半月时间,共培训辅导员11446人,其中第一期训练5409人,其人员为大队干部588人;县、区、社及企事业单位职工251人;生产队辅导员4571人。整个训练分两大段进行。第一段,主要是解决辅导员自身革命化问题(包括解决对学“毛著”重大意义认识问题;回忆对比,忆苦思甜,启发阶级感情问题;学习“老三篇”,改造人生观问题)。第二段,主要是学习外地辅导经验,解决辅导备课、讲课方法等具体业务问题。
      宣传发动群众,掀起学“毛著”运动热潮。邓县县委在组织举办县、区训练班,开展辅导员培训工作的同时,为在全县广泛、深入地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大宣传、大动员,抽调县委及区、社党委主要力量,加强对这次运动的领导。据县委办1966年7月27日统计,全县抽出国家干部600人,学校教师3000余人,下乡帮助基层干部进行宣传发动。各区在普遍召开干部会、群众会进行宣传动员的基础上,举办和整顿农村文化室、共产主义夜校,大搞黑板报、语录牌,组织学“毛著”辅导员,扩大宣传和巩固学习阵地。据县委办7月28日统计,全县有159197户社员门前设置了毛主席语录牌,生产队设置黑板报5801处,建立田间活动语录牌24408个。生产队建立文化室4652个,共产主义夜校2562所。
      这一时期,全民学“毛著”运动呈现出六个特征:(1)干群学习热情高,越学越想学,越学劲越大。通过开展回忆对比,忆苦思甜,激发广大干群的阶级感情和对学“毛著”的深厚感情,一经发动,就出现一个人人学、个个念、争读毛主席的书,争唱革命歌曲。父教子、子教父、夫妻互教互学的群众性学“毛著”热潮。他们把毛主席的书比作“指路明灯”、“方向盘”、“宝中之宝”、“根本的根本。”许多人说:“人不吃饭不行,不读毛主席的书、不听毛主席的话更不行”。“不读毛主席的书,就不会工作,不会生产。”夏集区吴集公社吴集大队65岁的老太太吴芝华,买“毛选”没钱,便托人卖了10个鸡蛋,进城买“毛选”单行本一本,她说:“这是毛主席的书,是为咱劳动群众写的,我虽不识字,但要找个识字的教我学,我活一天、学一天。”(2)活学活用,立竿见影,好人好事不断出现。他们以张思德、白求恩、焦裕禄、雷锋、王杰等英模为榜样,大做好人好事,涌现出许许多多舍己救人、助人为乐、拾金不昧、热爱集体等动人事迹。(3)团结、互助、友爱的人越来越多。广大干群通过学习,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,原来邻里之间、同事之间互相忌妒、不和气的人逐渐减少,而相互团结、相互帮助的高尚风格随处可见。(4)一部分原来思想落后的社员,通过学习和自我教育,思想转变很大,不少人已成为学“毛著”的积极分子。(5)通过学习,使广大干群树立了雄心壮志,克服了种种困难,有力地促进了工作和生产,为争取秋季大丰收创造了条件。如1966年7月22日,天降大雨,构林区有14万亩秋作物受淹,广大干群发挥“愚公”精神,不怕困难,敢于斗争,在全区掀起群众性的抗涝斗争,仅用一天时间,排除了积水,免除了水灾。(6)各单位通过运用回忆对比、忆苦思甜的方法,激发了广大干群的阶级感情,调动学“毛著”的积极性,他们把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同学“毛著”紧密地联系起来,使大家更加热爱党、热爱社会主义。
      自1965年12月至1966年12月这一年时间内,中共邓县县委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、省、地委关于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一系列指示精神,全力组织和领导这一群众性运动。先后下发学“毛著”的决定、意见和通知九个,召开全县学“毛著”积极分子会议两次,召开多次县委扩大会议和区委书记会议。县委办公室编印政治工作简报、工作简报、工作通讯、学习毛主席著作训练班简报,面上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情况简报等。这一些对全县学“毛著”群众运动的蓬勃开展起到了重要指导和推动作用。尤其是县委认真贯彻河南广州会议精神,大力推广广东黄山洞大队学“毛著”经验,不断地把学“毛著”的群众运动,从一个高潮推向另一个高潮。广大干部群众带着强烈的阶级感情,如饥似渴地学习毛主席著作。张思德、白求恩、老愚公、雷锋、焦裕禄等形象家喻户晓,深入人心,“老三篇”中的几个基本观点,已为干部群众所熟知。他们以毛主席的话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,全县涌现出82000余名学“毛著”积极分子,11000余名学“毛著”辅导员。如汲滩公社学“毛著”积极分子谢文仓,学习了“老三篇”,就以“完全”、“彻底”这两把尺子要求自己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他在生产队里当保管,甘为集体当“皮笊篱”,队里的一粒粮、一根柴、一分钱,都不让抛撒浪费。群众称他是“好保管”、“红管家”。元庄公社张井大队学“毛著”积极分子、党支部书记王兴山,坚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,坚持党性原则,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送给他的酒烟、冰糖、茶叶,看成“毒药”、“糖衣裹着的炮弹”。在生产中,带领群众发扬愚公精神,在全县开创了岗地打机井的先例。都司公社大罗大队青年学“毛著”辅导员程金高,积极辅导群众学“毛著”,宣传毛泽东思想,他不怕苦、不怕死,英勇抢救集体财产,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。学“毛著”积极分子、县食品公司副经理冀秀莲,八年如一日,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,同全体职工在一起,工作忙时,住在猪仓里,坚持阵地,不下火线,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。原邓县厚坡区芦嘴大队基点组长白自金同志,以焦裕禄为榜样,辛勤工作,一天夜里下雨,他怕生产队脱的坯被淋坏,就连夜起床,冒雨把坯盖好,保护了集体财产。
      三、召开学“毛著”积极分子代表大会,总结交流经验,再掀运动新高潮
1966年11月26日至12月4日,邓县县委为迎接河南省委召开的学“毛著”积极分子代表大会,进一步推动全县学“毛著”群众运动的深入开展,在县城召开学“毛著”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暨第三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,参加大会的学“毛著”先进单位24个,学“毛著”积极分子代表2042人(机关代表560人,农村代表1482人),贫下中农代表624人,列席代表665人。
11月26日,大会开幕,县委副书记、县长郭如泉致开幕词。县委第一书记管振作题为“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,是我们毕生的战斗任务”的报告。随后分组讨论。27日至29日,会议进入各系统小组总结交流经验阶段。在小组会上发言的学“毛著”积极分子代表1956人,占整个与会人数的29%。30日至12月3日,会议转入大会交流学习经验阶段。学“毛著”积极分子代表谢文仓、王兴山、冀秀莲等60余人在会上发言。在小组和大会交流经验中,代表们做到了“四联系、四对照”,即:联系旧社会的苦,对照自己是否带着无产阶级感情学“毛著”;联系思想,对照用毛泽东思想改造世界观如何;联系工作,对照自己的行动,是否离开了毛主席的教导;联系“老三篇”中的核心观点,对照是否做到破私立公,狠在改造世界观上下功夫。代表们深有体会道:“讲用会办法好,学的实在、用的深刻、学了就用,立竿见影,搞好思想革命化。”12月4日,会议选举出席省学“毛著”积代会的代表65人。同时,为把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推向新阶段,提高到一个新水平,大会向全县人民发出倡议书,提出了开展学“毛著”运动的六项倡议。县委还根据省委的指示精神,研究决定,县设学“毛著”辅导总站,区设辅导分站,公社建立辅导站,大队建立辅导委员会,生产队建立辅导小组,旨在培养壮大辅导队伍,提高辅导水平。
      九天会议的实况录言,及时地向全县人民播放,在全县各地造成了一个浓厚的学先进、赶先进的政治氛围。大会在交流活学活用“毛著”经验时,县委办及时地组织县直机关、学校、工厂、企业单位的干部、职工,城关、刁河两区(镇)学“毛著”辅导员,大队、生产队干部、社员、市民等听取了大会经验介绍。参加会议的代表向家里写信、打电话、捎口信、派人传达会议精神。各地干群听到大会盛况后,群情振奋,欢欣鼓舞,纷纷向代表献“毛著”79206册,各种物品83294件,慰问信、贺信、喜报3000余件。县直机关干部、师生、城关街道市民们给代表们送衣、送被、拆洗衣被、提茶提水、打扫卫生、借用具、演唱歌曲和戏剧等。代表们为了和全县人民群众共读“毛著”,携手前进,也纷纷购买毛主席著作单行本5500多册,语录标语3800多张,赠送给县城附近的农村社员。他们还利用会议休息时间,组成宣传队、演唱队,深入机关、学校、厂矿、街道、郊区大队,传播学用毛主席著作先进经验,宣传毛泽东思想,慰问四属、五保户、医院病人,并参加劳动,如出厕所、出牛铺、起磨道、浇菜园、送粪、脱坯、担水、打扫卫生等大办好事计8000余件,代表以实际行动来推动全县学“毛著”运动的深入开展。
正当全县学“毛著”群众运动借县学“毛著”积代会的东风,掀起学“毛著”新高潮的时候,全国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。1967年1月,上海掀起了所谓“一月革命”风暴,“文革”内乱爆发。1月30日至31日,邓县县委机关“东方红”等组织在所谓“一月革命”风暴的影响下,先后夺取了县委和县人委党、政、财、文大权,夺去各级党政大权之风遍及全县,此后,“打、砸、抢、抄、抓”事件频频发生且愈演愈烈。至此,中共邓县县委领导下的学“毛著”群众运动被迫中断。
      六十年代前期邓县学“毛著”群众运动,有力地促进了人的思想革命化和各级机关工作革命化建设,使广大干部群众焕发出新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,推动了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。同时,亦促进了当时社会主义教育运动(包括整风整社、“四清”运动)的顺利开展。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,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。而就当时群众性学“毛著”过程而言,对当今学习和实践江泽民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来讲,仍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。其一,它提出了一个为何而学的问题。“为革命而学,为搞好工作而学,为改造思想而学。”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,才能自觉地专心地投入学习之中。其二,它提出了一个怎样学的问题。“带着问题学,活学活用,学用结合。”只有密切联系思想、工作实际和问题,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,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成效,达到学习的目的。
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法律声明 |

联系信箱:dzswdss@163.com 电话:0377-62287236

版权所有:中共邓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

技术支持:南阳创想网络

备案号:豫ICP备1601801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