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栏目导航
         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革命遗址 > 正文
中共自忠中学临时支部遗址
发布时间:2014-08-27 信息来源:邓州党史方志网 点击:
中共自忠中学临时支部遗址纪念碑  
    中共自忠中学临时支部遗址位于十林镇三初中(张坡村)院内。
    1938年冬,国民党第33集团军进驻鄂北襄河沿岸设防,其干部训练班、后防机关及随军家属移驻邓县十林镇张坡、操场、王河、魏寨一带。随枣战役中,该部总司令张自忠率部转战于襄河东岸,1940年5月6日于宜城县十里长山浴血奋战,壮烈殉国,举国沉痛悼念。
    1943年3月初,第33集团军副总司令张克侠受总司令冯治安委托,到设在邓县的后方基地筹建军官子弟学校,通过实地考察,把校址选定在十林镇操场村。为激发学生抗日爱国热情,不忘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的日子,取校名为“七七小学”。开学后不久,因满足不了军官子弟及周围村庄的适龄学生的需求,决定扩大学校规模,改小学为中学。为纪念原总司令张自忠将军,学校更名为“自忠中学”,冯治安兼任校长,张克侠兼任校董事长。该校师生共计600余人,所聘教师中多为思想进步者,其中有爱国教育家杨绳武、中共地下党员祁鹿鸣、刘寿之、杨谊生、刘西轩、杨一凡等。1944年10月10日,这些党员在不了解上级关于停止党的组织活动的指示精神情况下,自动成立了中共张坡临时支部(有党员10余人),祁鹿鸣任书记,杨谊生任组织委员,刘寿之任统战委员,刘西轩任宣传委员。他们利用教学之机,传播革命思想,开展抗日宣传活动,培养进步青年,为党输送骨干力量。1945春,自忠中学随部迁往湖北竹山县的两河口。
    自忠中学在邓县存在两年多时间,校临时党支部的活动一年余,期间与邓县地下党组织未有联系。为了缅怀革命前辈的不朽业绩和崇高风范,1995年,邓州市委在张坡村学校竖起了中共自忠中学临时支部遗址纪念碑。纪念碑为两部分组成,卧式,主碑高1米、长2米的黑色花岗岩。
 
   中共自忠中学临时支部遗址纪念碑近景照片。碑名、碑文由邓州市郑永生书写,南阳石匠刘国印刻制(下同)。2010年6月1日,薛义定拍摄。
 
  自忠中学英才出  临时支部功劳高
━━中共自忠中学临时支部遗址
 
    1938年冬,抗日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。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进驻鄂北襄河沿岸设防,其干部训练班、后防机关及随军家属移驻邓县城西北十林镇张坡、操场、王河、魏寨一带。1940年5月6日,在随枣战役中,该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部浴血奋战,壮烈殉国,举国沉痛悼念。
    1943年3月初,第三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张克侠受总司令冯治安委托,到设在邓县的后方基地,筹建军官子弟学校,他通过实地考察,把校址选定在十林镇操场村。为激发学生抗日爱国热情,不忘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的日子,取校名为“七七小学”。开学后不久,因满足不了军官子弟及周围村庄的适龄学生的需求,决定扩大学校规模,改小学为中学。为纪念原总司令张自忠将军,学校更名为“自忠中学”,冯治安兼任校长,张克侠兼任校董事长。张克侠要求师生继承和发扬张自忠将军为国捐躯的革命精神,把“忠勇牺牲,坦白又诚恳,是非要分明,学习要认真,韧性的战斗,不知疲倦,不怕艰辛,为人类谋平等幸福,我们永远向前进”作为自忠中学师生的座右铭。
    在筹办学校时,张克侠就特别指出:为使学生们不受到反动腐朽思想宣传的影响,培养建设国家的有用人才,要把思想上进步作为聘用教职员工的首要条件。他聘请爱国教育家杨绳武任常务副校长。中共地下党员祁鹿鸣、刘寿之、杨谊生、刘西轩、杨一凡等先后进校任教。1944年10月10日,这些党员在不了解上级关于停止党的组织活动的指示精神情况下,自动成立了中共张坡临时支部,有党员10余人,祁鹿鸣任书记,杨谊生任组织委员,刘寿之任统战委员,刘西轩任宣传委员。他们利用教学之机,传播革命思想,开展抗日宣传活动。
    为增强学生的民主管理意识,提高自治能力,在校党支部的倡导下,成立了自忠中学学生自治会。自治会下设组织、经济、学习、炊事、课堂、生活、康乐7个委员会,管理学生的一切事务。
    自忠中学党员教师利用多种渠道,对学生进行革命启蒙教育。在干训班图书馆工作的支部宣传委员刘西轩,想计设法购买和收集进步书刊,如《新华日报》、毛泽东《论联合政府》、朱德《论解放区战场》等,在进步师生中传阅。同时,还利用关系掌握干训班电台,组织进步师生收听陕北的广播,了解中共中央的路线、方针和政策。结合形势,及时向师生阐明: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,才能取得抗战胜利的革命道理。
    第三十三集团军原属冯玉祥的西北军,而西北军又是深受共产党影响的一支抗日部队,所以,整个部队对蒋介石“攘外必先安内”的反共政策不满。不少在部队任军官的学生家长系中共地下党员,加之张克侠审时度势,秘密进行宣传,多方面进行考察培养,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憎恨国民党政府的黑暗和腐败,拥护共产党,向往解放区。仅1944年春,先后就有靳润民、肖子明、牛畏予、李绍华、李学谦、陈玉照、刘青山、路金荣、魏民、田志烈、吕梁等人到抗日根据地,加入抗日队伍。    1945年8月初,临时支部派刘西轩寻找党组织。刘几经周折,见到中原局组织部长陈少敏,陈听完刘的汇报后指示道:你们为党做了工作,党总会承认的,因目前情况复杂,不易调查做出结论,还不能与你们接上组织关系。但自忠中学的师生由你们介绍,愿意来中原解放区的,我们欢迎。这为日后党引导进步学生参加革命队伍铺平了道路。1946年以后,一批又一批的进步学生,奔向解放区,参加革命工作。
    自忠中学在邓县虽然只有两年多时间,校临时党支部的活动仅一年余,但它发展了教育,宣传了革命思想,培养了进步青年,为党输送了革命骨干力量。如今,50多年过去了,不少年长者对当年自忠中学记忆犹新,谈起来津津乐道。为了缅怀革命前辈的不朽业绩和崇高风范,1995年,邓州市委在张坡村学校竖起了中共自忠中学临时支部遗址纪念碑。
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法律声明 |

联系信箱:dzswdss@163.com 电话:0377-62287236

版权所有:中共邓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

技术支持:南阳创想网络

备案号:豫ICP备16018015号